9月11日,2025“青年与海”双创周活动期间,以“感知海洋・智驭未来”为主题的2025海洋智能探测技术与装备学术交流会召开。
作为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主体区,象山聚焦八条海洋经济目标产业链,推动“才能兼备、余生有幸”产业生态构建,近三年全县海洋生产总值增速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保持30%以上,综合建设水平居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前列。
然而,在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底数不清、产业发展不均、开发领域未知等问题,海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亟需科技引领赋能。
此次交流会落地象山,既是为全国海洋智能探测领域的专家、企业、机构搭建深入交流、共同探讨、资源共享的平台,更是象山“借智借力” 的契机,通过凝聚多方智慧,激发创新协同,助力象山打通 “科技赋能海洋经济”转化路径,为破解本地海洋发展难题、突破产业创新瓶颈注入新活力。
围绕“海洋智能探测装备” 这一主线,全国海洋、测绘、交通、自然资源等单位,及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海洋智能装备研发企业和行业用户150余人齐聚一堂,共议新质生产力推动海洋探测技术与装备的高质量发展。
会上,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智能装备分会会长张云飞、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李海森、浙江大学教授闫克平等十余名行业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内容涉及水面无人艇、海洋无人平台、高分辨率勘探成套设备、水下前视多波束声呐等多项前沿技术。这些技术广泛应用于海洋资源勘探、海洋环境监测、海事安全保障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示了近些年该领域取得的发展与进步。
交流中,“场景”一词被多次提及。象山作为浙江省海洋资源第一县,拥有丰富的应用场景、良好的技术平台、一流的营商环境,这些都是海洋智能探测技术从 “单一作业” 向 “协同联动”、“从实验室走向实操”的绝佳试验场。
作为参会嘉宾的浙江钰烯腐蚀控制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刘严强博士聆听报告后表示,此次交流会规格高、水平高,对企业而言恰逢其时。他提到,腐蚀控制本就是复合型专业,而海洋产业是 “钰烯” 发展的新方向,这一领域的突破更需 “跨界” 融合,交流会为本土企业架起关键的跨领域合作桥梁。
交流会期间,还举办招商推介会和圆桌论坛,进一步搭建“政产学研用”深度对接多元平台。(记者 王妙红 通讯员 周时学)